關於瑞豐

本校願景:童趣·智慧·超越
學校地址:高雄市前鎮區瑞隆路100號
校地面積:35868 平方公尺
現任校長:曾振興校長
校長室電話:(07) 771-8940
學校總機:(07) 711-0846~8
傳真電話:(07) 725-8157
校徽
五瓣的紅桃代表教師的五心並用,即愛心、耐心、恒心、信心、虛心
五瓣的紅桃也代表學生的五育均衡,即德育、智育、體育、群育、美育。
三節箭代表人類科學已邁入太空,要培養學生廣博的知識,高超的理想,服務人群的沖天志向。
稻穗代表本學區以前是農業部落,濃厚的鄉土情懷,寓意瑞雨兆豐年,學生學到豐富的能力。
瑞豐校史
本校位於高雄市前鎮區崗山仔, 校地原為崗山公墓, 除部分闢為市府苗圃外, 餘是一片雜草叢生, 間有磷火嬉戲之墳塚四百餘座, 是人煙罕至之荒地。
自民國50年起, 因瑞豐里 (現已分為九里) 社區人口激增, 迄60學年度, 有鑑於樂群國小已達飽和狀態, 為解決學童就學問題, 乃由首任校長吳國禮先生於民國61年4月間, 開始籌劃設校, 奉核定使用文四號用地, 撥用市府苗圃, 廢除崗山仔公墓, 協議收購 一九o號私有土地, 規畫為校地。
當時, 欲將一片荒蕪之地, 規畫成為巍峨堂皇之黌宮, 乃是一件相當艱辛的工程, 但是吳校長始終本著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的教育熱忱, 四處奔波籌畫, 親自參與實地勘察, 針對地籍資料, 深入研究地勢與地形, 決定校舍之位置與方向、空間距離、活動場所等, 花費三個多月的時間, 才完成理想的配置藍圖。
民國61年11月, 經台灣省政府核准設立本校, 於62年元月26日正式成立, 吳國禮先生為首任校長。62年2月,首期校舍工程破土興建,當時只有一、二年級, 編制20班,教師24名,學生人數1100人,暫借樂群國小上課,迨至64年完成第一棟四層樓創新大樓(教室51間)、廚房、傳達室、校門、圍牆、操場等,遂於7月4日全部遷入本校上課。65年2月,第二棟校舍巧思樓14間及文化走廊竣工,66年4月,18間校舍、溫室、兩座連接走廊等先後完工,旋於67年3月第六期校舍22間與圍牆完成後,始告大備。
首任校長吳國禮先生創立本校居功至鉅,於68年5月奉准退休,由教務主任楊萬男先生兼代校務,至同年8月27日,第二任校長黃天河先生奉派接事,除要求教學工作正常以外,更著重校園的美化綠化,為樹立生氣勃勃之校風而努力,創校十年,班級數成長 速度驚人,突破130班,學生數亦達7300餘人,奉市府指示,遂於70學年度起 ,畫出部分學區,另設瑞祥國小,以緩和本校學生日益劇增的現象。
又因學生數之急遽膨脹,為消除低年級二部制教學,以配合政府新國教六年計畫,於民國 79年興建第三棟精進大樓,並完成銜接三棟教學大樓之連接走廊。又為提供師生更佳之學習環境免受操場風沙之苦,同年整修操場,種植綠樹,從此紅磚跑道與翠綠草坪相映,呈現另一番蓬勃朝氣,翌年廚房擴建,更新設備,壯觀之輸送電梯完工,從此家長不必奔波於正午豔陽下為午餐而煩惱,80年12月學生午餐全面供應,師生均於教室內享用經由營養幹事設計之營養午餐。
第二任校長黃天河先生治校13年,於82年8月奉准退休,校務由第三任校長陳窗先生接掌,初至本校即以我愛瑞豐口號,與全體師生共勉,推展教學正常化、環境美化綠化工作不遺餘力、音樂教育、體育教學成績優異、尤其是民族運動-跳繩、踢毽子、扯鈴、國術彈腿更揚名國內外、先後五年奉派出國訪問表演、宣慰僑胞、促進國民外交、贏得海內外僑胞、國際人士一致讚賞,並積極爭取各項經費建設校園,以期展現瑞豐欣欣向榮之貌。
繼三棟教學大樓完成使用後,學校急需兼具辦公、活動、展示及休閒等多功能的綜合場所,遂於84年度積極向市府爭取經費,85年度核定總工程費用67,642,800元整,工程歷經300日曆天,於86年5月31日順利完工啟用,為配合開放教育之實施,讓全校師生共同參與,開放讓大家為本大樓命名,最後命名為思源大樓,藉喚起師生飲水思源、時時感恩、同心協力之功。